fbpx
WhatsApp
查詢或預約 Inquiry 1

消化不良久治不癒?中藥調理、處理內臟筋膜助您解決複雜腸胃問題

您是否深受消化不良困擾?

飯後總是腹脹難消?胃部隱隱作痛,甚至反酸、噯氣讓您坐立難安?您或許試過調整飲食、服用益生菌,甚至吃過胃藥,卻依然效果不彰,症狀反覆。作為中醫師兼物理治療師,我深知消化不良不僅影響生活品質,更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。讓我們從中西醫雙重角度,帶您深入了解消化不良的根源,並提供中藥調理與內臟筋膜手法的整合方案,助您徹底解決複雜腸胃問題!

消化不良的原因?中醫vs西醫觀點

西醫觀點

  • 胃腸動力不足:胃排空緩慢,食物滯留導致腹脹。

  • 胃酸逆流或分泌失調:如胃食道逆流病(GERD)或幽門螺桿菌感染。

  • 腸道菌群失衡:益生菌失調影響消化吸收。

  • 內臟筋膜緊張:腹腔筋膜粘連或緊張,影響腸胃蠕動。

中醫觀點

  • 脾胃虛弱:脾主運化,虛弱則食物難以消化,導致脹氣、食慾不振。

  • 肝胃不和:情緒壓力導致肝氣鬱結,影響胃腸功能。

  • 濕熱內阻:飲食不節或濕氣積聚,造成胃脹、口苦。

89

消化不良5大常見症狀

  • 腹脹、胃痛或灼熱感

  • 反酸、噯氣或噁心

  • 食慾減退或進食後不適

  • 排便不規律(便秘或腹瀉)

  • 疲倦、情緒低落(因腸胃影響全身氣血)

若症狀持續或伴隨體重減輕、黑便等,建議及早諮詢醫生,排除嚴重疾病。

消化不良坊間常見的處理方法

一般人面對消化不良,常採取以下方法:

  • 飲食調整:少吃油膩、辛辣食物,增加纖維攝入。

  • 益生菌補充:改善腸道菌群,但效果因人而異。

  • 西藥治療:如抗酸劑、質子泵抑制劑(PPI),短期緩解症狀,但長期使用可能掩蓋問題或引起副作用。

  • 生活習慣改變:如避免飯後立即躺下、減輕壓力。

然而,這些方法對複雜或慢性消化不良往往效果有限,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。

中藥調理:從根源改善脾胃功能

中醫強調「辨證施治」,針對不同體質和病因,採用個性化中藥調理:

  • 脾胃虛弱型:以健脾和胃為主,常用藥材如黨參、白朮、茯苓,增強消化功能。例如「四君子湯」可補益脾氣。

  • 肝胃不和型:疏肝理氣,常用柴胡、香附、陳皮,舒緩壓力引起的胃脹。如「柴胡疏肝散」適用於情緒相關消化問題。

  • 濕熱內阻型:清熱化濕,常用黃連、薏苡仁、山楂,改善口苦、腹脹等症狀。

內臟筋膜手法:西方醫學物理治療的新突破

內臟筋膜鬆動術是針對內臟器官周圍的筋膜系統進行手法調整,改善臟器的活動度和功能。對於消化不良患者,主要針對:

  • 胃部周圍筋膜:鬆解胃部限制,恢復正常蠕動
  • 血管調整:改善循環功能,增強胃腸組織的氧合與營養供應。
  • 食道周圍組織:釋放食道張力,改善括約肌功能

治療手法

  1. 腹部深層組織鬆動
    • 評估胃部位置和活動度
    • 輕柔深層手法鬆解筋膜限制
    • 恢復胃部正常生理位置
  2. 血管調整技術
    • 釋放動脈、靜脈及淋巴管的限制,改善血液循環,確保器官獲得充足氧氣與營養,同時促進代謝廢物排出。
    • 改善胃腸黏膜的血液供應,減少因缺氧或營養不足引起的消化障礙。
    • 促進氣血運行,改善脾胃運化功能。
  3. 頸胸椎調整
    • 釋放頸胸部筋膜緊繃
    • 改善迷走神經功能
    • 調節自律神經平衡

治療頻率

  • 初期:每週1次,連續4-6週
  • 維持期:2-4週1次

中藥調理與內臟筋膜手法提供全面解決方案!

中藥從內調和脾胃、疏肝理氣,針對病因根治腹脹、反酸;內臟筋膜手法釋放腹腔緊張,促進腸胃蠕動,快速緩解不適。兩者結合,標本兼治,提升體質,打破消化不良的惡性循環。作為中醫師與物理治療師,我將為您量身定制治療計畫,結合飲食建議與穴位按摩,讓您重拾腸胃健康!立即預約,告別不適,迎接輕鬆生活!

治療日記- - 個案分享

30多歲女士告別消化不良,重拾健康

(1) 治療前

黃小姐是一位文職人員,長時間工作缺少運動,懷疑因工作忙碌以及缺乏活動而導致長期消化不良。她描述飯後常感胃脹、噯氣,伴隨輕微反酸和食慾下降,症狀持續近半年,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。曾嘗試飲食調整與益生菌補充,但效果不顯,偶爾服用西藥也僅暫時緩解。經詳細問診與檢查,發現她壓力大、作息不規律,且腹部觸診顯示胃腸周圍筋膜緊張,結合中醫辨證,診斷為「脾胃虛弱兼肝氣鬱結」。

(2)治療情況

治療計畫結合中藥調理與內臟筋膜手法。中藥以柴胡疏肝散加減,加入陳皮、白朮、茯苓,疏肝理氣、健脾和胃,促進消化功能。同時,每週進行一次內臟筋膜療法,透過輕柔手法放鬆胃部與結腸周圍筋膜,改善腸胃蠕動,緩解腹脹。治療初期,黃小姐配合飲食建議,減少油膩食物,採少量多餐,並每日按摩足三里與中脘穴。

療兩週後,黃小姐反饋胃脹與噯氣明顯減輕,食慾逐漸恢復。經過一個月共四次筋膜療法與持續中藥調理,腹脹幾乎消失,反酸症狀大幅改善,精神狀態也更佳。她表示:「終於不用每次吃飯都擔心脹氣,生活輕鬆多了!」為鞏固效果,後續調整中藥為四君子湯,繼續健脾,並建議規律運動與壓力管理。

此案例顯示,中藥與內臟筋膜手法的整合治療能針對消化不良的複雜病因,從內調節脾胃、從外釋放筋膜緊張,快速且持久改善症狀。

魏芷晴 註冊中醫師

內科主治醫師

魏醫師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中醫學學士及碩士學位。曾坐診公立醫院及私營機構多年,熟悉臨床常見各位內科及耳鼻喉疾患如胃酸倒流、胃脹、腸易激、咳嗽、氣喘、耳鳴、耳聾、突發性失聰等等治療。

吳朗然 註冊物理治療師

主治物理治療師

治療師於香港理工大學取得物理治療學士及碩士學位。曾於公私營機構執業多年,熟悉處理臨床常見慢性痛症,擅長以手法治療解決各種痛症或由筋膜引起的問題。

薈元特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