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WhatsApp
查詢或預約 Inquiry 1

跑完步膝頭痛?物理治療師拆解跑者膝三大成因與解決方法

你有沒有試過感覺到跑步時,其中一隻腳的力量聚在膝蓋前方,與此同時關節的壓力明顯增加,隨著時間過去即使已完成運動仍然感受到不適及疼痛。這樣代表你可能患有髕股關節綜合症(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),膝蓋(俗稱菠蘿蓋)的關節面出現問題,有機會出現軟骨磨損甚至是關節退化的情況。如果你正嘗試用運動滾輪(Foam roller)放鬆你的IT Band(髂脛束),繼續閱讀這篇文章能夠幫你了解現在你膝蓋的情況,以及從放鬆、鍛練、改善動作姿勢方面學到相關的解決方法。

為什麼會出現跑者膝?​

過度使用

劇烈運動(如慢跑、蹲下、爬樓梯)造成膝蓋重複性壓力;或是突然增加運動頻率或強度(如每週運動天數或跑步距離增加)。

髕骨錯位

髕骨在屈膝時在滑車溝中的異常運行,導致髕骨向一側偏移。造成髕骨和滑車之間的壓力增加,刺激軟組織。

肌肉失衡或虛弱

四頭肌和外展肌肉的虛弱可能導致髕骨無法正確定位。當四頭肌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持時,髕骨可能向外側滑移。

髖部力學問題

髖部外展肌肉虛弱可能導致跑步時髖部內收增加,進而影響膝蓋。

足部問題

扁平足(內翻)或高弓足(外翻)可能引發髕股關節綜合症。足部內翻會導致脛骨或股骨內旋,影響髕股機制。

其他可能因素

使用不當的運動訓練技術或設備。更改鞋類或場地(如從天然草地轉為人工草地)。

如何分辨是否跑者膝?問題症狀一覽

以下為跑步膝常見的症狀:

  • 膝蓋前方感到壓力或疼痛
  • 膝關節容易出現咔咔的響聲
  • 運動時及運動後持續疼痛
    膝關節活動幅度受限

分辨其他膝蓋問題的徵狀,以下韌帶半月板受傷才會出現的徵狀:

  • 膝蓋嚴重腫脹發熱
  • 膝關節鎖住不能屈曲或伸直
  • 膝蓋容易跪倒發軟,不能用力

跑者膝的嚴重程度分級

  • 輕微(軟骨未出現磨損):跑步後出現膝蓋繃緊,感受到有壓力及少量疼痛
  • 中等(軟骨開始磨損):跑步時及跑步後出現壓力及中度疼痛,關節簡中出現響聲活動幅度仍然正常
  • 嚴重(軟骨受到不可逆的磨損):即使走路亦出現中度至嚴重疼痛,關節時常出現響聲且活動幅度受限

急性跑者膝必做的緊急處理

在運動後出現的急性跑步膝,我們一般建議循以下原則作處理:

  • 休息:暫停運動2-3天,同時避免過多走動及上落樓梯,直至發熱腫脹消腿,痛楚減少。
  • 冰敷:如出現腫脹及發熱,可給予冰敷10-15分鐘,每天進行2-3次。
  • 肌肉筋膜放鬆:可用運動滾輪,按摩球等放鬆四頭肌肌肉及脛前肌筋膜等。

跑者膝物理治療

跑者膝舒緩治療

  • 針灸治療:刺激軟組織(包括韌帶、肌腱)的修復能力,同時能夠消腫止痛。
  • 結構治療:細膩手法調整筋膜骨骼,大幅減輕痛楚,增加關節可動性。
  • 電療修復:針對性超聲波/鐳射治療,加速軟組織復原能力。

跑者膝運動矯正預防傷害

提升靈活性

因痛楚及肌肉僵硬而限制膝蓋的活動能力,透過手法及針灸恢復關節正常可動幅度,配合動態伸展增加活動能力。

加強肌肉力量

肌肉會因痛楚而減少活動或因受傷發炎而力量下降,針對性的鍛練能提升肌肉效能,進一步降低受傷風險。

本體感覺察知

透過矯正不良的姿勢和動作,以及提升身體感覺察知的能力,改善動作質量,減少受傷或重覆性勞損的機會。

敏捷度及反應訓練

為運動愛好者而設,可以透過變速、轉向及跳躍訓練,重塑身體條件反應,以回復原來運動能力。

跑者膝拖久不治的3大後遺症

  • 繼發性膝關節退化:重覆性的肌肉失衡及關節受力不均,會加速髕股關節以及脛股關節的軟骨磨蝕,當關節面缺少軟骨的保謢會造成永久性的關節疼痛,影響到走路、上落樓梯、踎低等動作出現困難。
  • 代償後腰背痛:四頭肌是三個下肢避震系統的其中一個,當缺乏這種緩衝能力,跑步走路時的衝擊力會更直接傳遞至盤骨及腰椎,增加椎間盤、背肌及坐骨神經受損的風險。
  • 代償後阿基里氏腱受損:小腿後肌及至阿基里氏腱為三個下肢避震系統的其中一個,當四頭肌系統失靈,更多的壓力會累積在肌腱上,長時間不當受力會導致阿基里氏腱發炎甚至受傷而撕裂。

慢性跑者膝處理

knee icon 22

運動量與休息的平衡

漸進式增加運動量:如果運動時出現疼痛,建議先降低一半強度,待身體適應接受才逐漸增加運動量,避免因過大負荷而導致的疲勞和受傷。 適當的休息時間:當跳躍膝疼痛持續時,建議確保給予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,至少每隔一天進行一次高強度訓練,以便身體有足夠時間恢復。 暖身和冷卻:暖身時可以進行動態拉筋,增加激活肌肉活動與血液循環;在運動結束後,進行靜態拉伸和冷卻可以幫助減輕肌肉疲勞和預防受傷。

knee icon 23

肌肉張力的分佈

下肢的三個避震系統是影響肌腱關節壓力的關鍵,當中包括四頭肌、小腿後肌群、深層足底肌肉。只要小腿及足底肌肉缺乏彈性,壓力便會集中在大腿肌腱及膝關節內,所以除了放鬆四頭肌,鬆解另外兩組肌肉對減輕跳躍膝的疼痛有很大的幫助。 運動滾輪、筋膜球、筋膜刀都是放鬆下肢肌肉相當有效的工具,除此之外,拉筋伸展亦能夠幫助減少疼痛及增加肌肉彈性。

knee icon 24

下肢姿勢力學

扁平足、臀大肌無力、盤骨重心偏移等,都會令膝關節內扣更明顯,增加膝蓋在股骨滑車溝單側的磨擦造成關節損傷。足弓的控制、臀部肌肉控制及正確的盤骨位置,都能有效減少跑步時的膝蓋疼痛,詳細可參考以下連結。

治療日記- - 個案分享

舊患越積越多,膝頭好番腳踭又開始痛

(1)背景

胡先生係退休人士,有跑步嘅習慣,一星期大概五到六日左右,亦同時有參加長跑課。
佢黎睇我係腰嘅問題,跑多過15分鐘就會越痛越犀利,由右腰痛到屁股位置。
了解多少少佢嘅病史,原來佢一開始係右膝痛,後來好番開始左腳踭痛,但左腳一直都未能完全康復。近兩三個月左膝有不順嘅感覺,直到呢個星期腰嘅問題就越黎越嚴重。

(2)首次檢查及治療

幫胡先生做檢查,兩側豎直肌非常緊張,右側出現輕微肌肉萎縮,直腳提腿測試坐骨神經並沒有問題。盤骨出現不對稱,右旋幅度大幅下降。
治療方面,用筋膜刀鬆解兩側豎直肌,肌肉能量療法矯正盤骨。痛楚消失一半,也能夠彎腰。最後教了胡先生一些抱膝及扭腰動作,按摩球碌鬆背肌,俾佢番屋企自己能夠繼續放鬆。

(3)深層檢查及調整

第二次物理治療嘅時候,胡先生表示有進步,無痛得咁犀利,但係每次跑步後都會感覺到背肌又開始緊張,要每次鬆一段時間才好些。
佢呢一次無咁痛,可以進行跑姿分析,問題有三個,第一佢會越跑越左,第二佢重心大部分時間在左腳,第三右腳的步距明顯比左邊少。
治療方面,為左令胡先生跑步能重回中線,右腳腕關節,兩側小腿及大腿肌肉用針灸拆解,盤骨做正骨復位,這次再上跑步機整個人沒有再偏那麼多向左,左右腳受力更為平均。

(4)穩定後的矯正與復康運動

事實上,他的問題在於右膝以前康復時間長,身體出現代償現象,為保護右腳,潛意識改變步姿增加了左腳的負擔,即使右腳康復後仍沒有改回來。
矯正運動包括:右腳足弓訓練、推髖訓練、盤骨活動幅度訓練、核心肌肉鍛練。訓練計劃持續了兩個月,終於能把不良的跑步姿勢改正回來。
胡先生其後的跑課,即使跑十多公里,腰背膝頭都沒有痛楚,唯獨左腳腳踭仍在跑後有少許不適。
 

常見問題

IT Band其實是股外側肌淺層的筋膜,沒有太大的延展性,如果滾輪嘅力量未能透及至深層肌肉,療效不會十分明顯。除了股外側肌的問題,跑步膝仍會因為其他因素而持續疼痛,包括炎症尚未消退,前線筋膜未放鬆,關節壓力分佈不均等,所以處理跑步膝建議由物理治療師作詳細檢查,找出肌肉筋膜、跑姿力學等問題,作針對性的治療及訓練。

X光的Top view在髕股關節,通常能觀察到髕骨偏移或軟骨磨損等問題。如果軟骨磨損嚴重,髕骨會貼在股骨上,代表膝蓋已經缺乏緩衝的空間。

薈元特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