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WhatsApp
查詢或預約 Inquiry 1

拗柴消腫及拗柴處理方法 | 如何加速康復時間

拗柴(Ankle Sprain)是運動中最常見的傷害之一,尤其在女性和兒童中風險更高。研究顯示,室內運動和球場活動是受傷風險最高的環境。拗柴佔運動相關傷害的16%至40%,其中側面拗柴(Lateral Ankle Sprain, LAS)最為普遍,約85%屬於內翻型,其中75%會導致復發和腳髁不穩定。雖然大多數患者在六星期內可恢復簡單活動,但部分仍然會經歷持續的疼痛、功能減退和不穩定感。大部分拗柴患者接受物理治療,包括針灸、手法及運動訓練等,能夠明顯減低不穩定及不適感,加速復原回歸運動及興趣,並且大大降低重覆性受傷的風險。

目錄

拗柴的症狀

  • 腫脹和瘀傷
  • 疼痛
  • 輕微的熱感和紅腫
  • 腳踝和腳部的運動和力量喪失
  • 行走或上下樓梯困難
  • 受影響區域的刺痛、麻木或針刺感
拗柴, ankle sprain, 脛前疼痛 shin splint, 阿基里斯腱發炎, Achilles tendinitis

拗柴的分型

拗柴主要根據韌帶損傷的位置和嚴重程度進行分類。最常見的類型是外側韌帶損傷,佔所有拗柴的約85%,其次是內側韌帶損傷及韌帶聯合損傷。在外側韌帶損傷中,最常受損的韌帶是前距腓韌帶(ATFL),通常因為腳在屈趾位時被強力內翻而受傷。

韌帶創傷分為三個等級:

  • 一級創傷:此類型涉及外側韌帶的拉傷,韌帶過度伸展但未撕裂。
  • 二級創傷:這種情況包括一個或多個外側韌帶的部分撕裂,導致更明顯的不穩定性。
  • 三級創傷:這是最嚴重的類型,特徵為一個或多個外側韌帶的完全斷裂,導致功能和穩定性的大幅喪失。

拗柴的嚴重程度及康復時間

  • 拗柴的恢復時間取決於其嚴重程度,通常分為三個等級:

    • 一級創傷:輕微韌帶撕裂,伴隨少量腫脹和疼痛,平均恢復時間為三週,但有些人可能需要4-5週。

    • 二級創傷:韌帶撕裂達50%,腫脹和疼痛明顯,活動範圍和承重能力下降,恢復時間一般為4-6週。

    • 三級創傷:完全韌帶撕裂,伴隨大量腫脹和疼痛,無法承重,恢復時間至少需3-6個月,有些人甚至在一年後仍感到殘餘疼痛。

Ligament tear

拗柴後的急性及亞急性處理方法

拗柴後如何消腫? 物理治療師教你最新PEACE AND LOVE 方案治療拗柴後腳腕腫脹。

運動受傷 急性期 (0-3天):PEACE

  • P:Protect 保護受傷部位的二次傷害,但非完全休息,應保留適量活動加速肌力的恢復。
  • E:Elevation 抬高受傷部位,高於心臟的水平,減少組織液的累積,幫助消腫。
  • A:Avoid anti-inflammatory modalities 避免消炎止痛藥物,保留適量的發炎反應,有助身體進行正常的組織修復
  • C:Compression 利用繃帶、壓力襪等方式給予外在壓力,可避免關節腫脹惡化。
  • E:Education 由專業的治療師提供正確的知識,在加快恢復活動的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傷害。 

運動受傷 亞急性期 (4-14天):LOVE

  • L:Load 盡早為受傷的軟組織給予適合的負重,這有利於軟組織的修復與重建
  • O:Optimism 保持樂觀正面的心態,避免因悲觀/恐懼的心態拖援組織的修復
  • V:Vascularisation 透過適量的身體活動,促進組織的血液回流及修復
  • E:Exercise 個人化的運動訓練,幫助恢復受傷部位的活動幅度、肌力,以及本體感覺。

拗柴後如何消腫?

可參照運動受傷急性期,PEACE METHOD:

消腫管理的關鍵措施包括將受傷部位抬高至心臟水平以上,以減少組織液的累積和消腫。此外,應避免使用消炎止痛藥物,以保持適度的發炎反應,這有助於正常的組織修復。最後,使用繃帶或壓力襪施加外部壓力,能有效防止關節腫脹的惡化。

慣性拗柴該如何處理

  • 足夠的肌肉力量與反應
    • 加強腳踝、小腿和大腿的肌肉力量訓練,有助穩定關節
    • 訓練肌肉反應力,提高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
  • 良好的本身感覺及平衡力
    • 訓練本身感覺(肌肉韌帶對身體位置的感知能力)
    • 做平衡訓練,如單腳站立、平板支撐等,增強平衡控制
  • 良好的運動姿勢
    • 注意跑步、跳躍等動作的落地姿勢,避免過度內外翻
    • 選擇合適的運動鞋款,提供足夠支撐和防護
    • 在有障礙的場地多加小心

拗柴會骨裂嗎?

當拗柴的動能或扭力過大,肌肉及韌帶未能吸收意外時的衝力,則有可能發生骨折。骨折可以是細小裂痕或完全斷裂,可能無外部受傷跡象。

識別拗柴與骨折的指標包括:

  • 無法承重
  • 骨頭直接疼痛
  • 持續疼痛
  • 骨頭突出
  • 瘀傷延伸至小腿

拗柴通常伴隨腫脹和瘀傷,但疼痛程度較低;而骨折疼痛更劇烈且範圍廣泛。遇到這類傷害時,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療診斷與治療。

治療日記- - 個案分享

拗柴半年,睇過幾個治療師同醫師都好唔番

(1) 治療前

黃小姐喺三月份嘅時候喺馬路縛位內翻拗柴,之後外側腳腕痛就一直持續。基本上每步走路都會有一些痛楚,走樓梯更是要逐級逐級落。

佢一開始睇咗個醫師同佢用針灸去治療拗柴受傷嘅肌腱韌帶,睇咗五六次消咗腫但仍有痛楚。之後佢搵咗一個物理治療師,同佢做咗一些衝擊波,亦教咗佢做平衡嘅訓練,但不論係痛楚或者平衡都沒有得到改善。

(2)治療情況

第一次診症時,我幫佢針灸一些肌腱韌帶,以及一些關節放鬆手法,可惜效果不佳。第二次診症留意到黃小姐原來在拗柴後,腳踝外側及至腳掌外側都有筋膜沾連嘅情況,先做了筋膜嘅釋放,然後再手法針灸,佢嘅痛楚就明顯減少,亦開始能夠自如上落樓梯。

治療咗4次後黃小姐反映,有一次佢跑步追巴士時,發現腳腕靈活度有不足,發力也有問題。檢查下得知佢腳腕嘅感覺受器並不正常,用了本體知覺-深層肌腱反射治療法(P-DTR),重啟韌帶的本體感覺受器,加上腳腕嘅平衡訓練,佢整體情況都已經好轉了八九成。

薈元特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