拗柴(Ankle Sprain)是運動中最常見的傷害之一,尤其在女性和兒童中風險更高。研究顯示,室內運動和球場活動是受傷風險最高的環境。拗柴佔運動相關傷害的16%至40%,其中側面拗柴(Lateral Ankle Sprain, LAS)最為普遍,約85%屬於內翻型,其中75%會導致復發和腳髁不穩定。雖然大多數患者在六星期內可恢復簡單活動,但部分仍然會經歷持續的疼痛、功能減退和不穩定感。大部分拗柴患者接受物理治療,包括針灸、手法及運動訓練等,能夠明顯減低不穩定及不適感,加速復原回歸運動及興趣,並且大大降低重覆性受傷的風險。
拗柴主要根據韌帶損傷的位置和嚴重程度進行分類。最常見的類型是外側韌帶損傷,佔所有拗柴的約85%,其次是內側韌帶損傷及韌帶聯合損傷。在外側韌帶損傷中,最常受損的韌帶是前距腓韌帶(ATFL),通常因為腳在屈趾位時被強力內翻而受傷。
韌帶創傷分為三個等級:
拗柴的恢復時間取決於其嚴重程度,通常分為三個等級:
一級創傷:輕微韌帶撕裂,伴隨少量腫脹和疼痛,平均恢復時間為三週,但有些人可能需要4-5週。
二級創傷:韌帶撕裂達50%,腫脹和疼痛明顯,活動範圍和承重能力下降,恢復時間一般為4-6週。
三級創傷:完全韌帶撕裂,伴隨大量腫脹和疼痛,無法承重,恢復時間至少需3-6個月,有些人甚至在一年後仍感到殘餘疼痛。
拗柴後如何消腫? 物理治療師教你最新PEACE AND LOVE 方案治療拗柴後腳腕腫脹。
運動受傷 急性期 (0-3天):PEACE
運動受傷 亞急性期 (4-14天):LOVE
可參照運動受傷急性期,PEACE METHOD:
消腫管理的關鍵措施包括將受傷部位抬高至心臟水平以上,以減少組織液的累積和消腫。此外,應避免使用消炎止痛藥物,以保持適度的發炎反應,這有助於正常的組織修復。最後,使用繃帶或壓力襪施加外部壓力,能有效防止關節腫脹的惡化。
當拗柴的動能或扭力過大,肌肉及韌帶未能吸收意外時的衝力,則有可能發生骨折。骨折可以是細小裂痕或完全斷裂,可能無外部受傷跡象。
識別拗柴與骨折的指標包括:
拗柴通常伴隨腫脹和瘀傷,但疼痛程度較低;而骨折疼痛更劇烈且範圍廣泛。遇到這類傷害時,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療診斷與治療。
黃小姐喺三月份嘅時候喺馬路縛位內翻拗柴,之後外側腳腕痛就一直持續。基本上每步走路都會有一些痛楚,走樓梯更是要逐級逐級落。
佢一開始睇咗個醫師同佢用針灸去治療拗柴受傷嘅肌腱韌帶,睇咗五六次消咗腫但仍有痛楚。之後佢搵咗一個物理治療師,同佢做咗一些衝擊波,亦教咗佢做平衡嘅訓練,但不論係痛楚或者平衡都沒有得到改善。
第一次診症時,我幫佢針灸一些肌腱韌帶,以及一些關節放鬆手法,可惜效果不佳。第二次診症留意到黃小姐原來在拗柴後,腳踝外側及至腳掌外側都有筋膜沾連嘅情況,先做了筋膜嘅釋放,然後再手法針灸,佢嘅痛楚就明顯減少,亦開始能夠自如上落樓梯。
治療咗4次後黃小姐反映,有一次佢跑步追巴士時,發現腳腕靈活度有不足,發力也有問題。檢查下得知佢腳腕嘅感覺受器並不正常,用了本體知覺-深層肌腱反射治療法(P-DTR),重啟韌帶的本體感覺受器,加上腳腕嘅平衡訓練,佢整體情況都已經好轉了八九成。
薈元中醫及物理治療診所位於旺角,是一間致力揉合中西技術的診所,提供專業的中醫及物理治療服務,以自然方式找出身體治癒嘅最佳方案。如你有內科不適、痛症困擾,歡迎Whatsapp我們,查詢或預約參與治療。